院系新聞
轉載:南京大學校長呂建院士發表2019年新年賀詞
發布人:王樂凡發布時間: 2019-01-04
字體大小: 【小】 【中】 【大】
老師們、同學們、海內外的校友們:
新年的鐘聲就要敲響,我們即將迎來2019年的第一縷曙光。在這里,我謹代表南京大學,向全校師生員工和離退休老同志,向全國和世界各地的廣大校友和朋友們致以新年的祝福!
2018年,我們隆重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吳良鏞、胡福明、程開甲等校友獲得“改革先鋒”榮譽稱號,在他們身上充分體現了南京大學“誠樸雄偉、勵學敦行”的校訓精神。2018年,南京大學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始終秉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理念,切實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和管理方式轉變,努力實踐學校黨委提出的“九個第一”,穩中求進,進中突破,加快建設“第一個南大”。構建學科生態體系,優化五大學科高峰群結構布局。以立德樹人為核心,推動人才培養體系再上新臺階。以“卓越研究計劃”和“國家雙創示范基地”為抓手,逐步形成“從基礎研究到創造技術到成果轉化”的新模式。狠抓師德師風建設,推進建設人才隊伍“雙高峰”。建設服務區域和國家創新體系能力,構建了內外互動、智慧關聯的發展新格局。可以說,南京大學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工作,蹄疾而步穩,勇毅而篤行。
—— 一年來,南京大學教師教書育人,潛心治學,嘔心瀝血,默默奉獻,成績斐然。
這一年,我們的教師育人水平有新提高。南京大學以第一完成單位共有5個項目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占一等獎總數十分之一,一等獎數量位列所有高校第一。本科招生工作穩中有進,全國各地文理科錄取線對應考生平均名次連續三年提升。天文和空間科學學院“宇宙簡史”等課程,將專業知識與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有機融合,該課程在中國大學MOOC平臺上線,吸引16000余人選課,深受師生歡迎。學校廣大教師心系學生成長,助力學生成才,例如生命科學學院有教師30年如一日地奮斗在教學一線,傾心幫扶百余名困難學生,反哺環保與農業事業,在平凡中綻放光芒。
這一年,我們的教師科研創新有新進展。我校基礎研究在NI指數繼續保持全球前列的基礎上,在Nature及其子刊論文發表方面有了新突破。以地質工程分布式光纖監測技術、微界面反應強化技術、垂直電荷轉移成像器件技術為代表的技術創新取得重大突破,在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方面形成新亮點。智庫資源不斷整合,中文學術綜合評價體系不斷創新,猶太文化研究、非洲研究等特色研究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持續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話語權建設取得了重要突破。
這一年,我們的教師隊伍素質有新提升。南京大學教師隊伍的大家庭中又增添了約80名新成員,包括一批知名學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青年入選者、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還有很多具有創新創造活力的青年學術骨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1個由1位年富力強的院士領銜、包括2位國家“杰青”在內的科研團隊,全職加盟南京大學。這一年,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士、法蘭西學院院士等在內的多位國際頂尖學者來校開展學校的教學、科研活動,多位外籍專家經學校推薦獲得了“中國政府友誼獎”等諸多榮譽。
在我們南大教師身上,我真切地看到了傳道受業解惑的師德風范,看到了“嚴謹求實,勤奮創新,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看到了“崇尚理性、注重人文、開放包容”的校園文化,看到了“與時代同呼吸、與民族共命運、謀國家之強盛、求科學之進步”的立世格局。
—— 一年來,南京大學學子擁抱青春的理想,錘煉過硬的本領,不斷成長成才。
這一年,南大學子不斷努力成為有理想、有才干的新時代青年。法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入選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數學系在讀本科生成為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金獎獲得者,2016屆外語學院本科畢業生獲得世界上競爭最激烈的獎學金之一的羅德獎學金。
這一年,南大學子不斷努力成為勇于實踐、敢于創新的新時代青年。在“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大賽”中,獲一等獎數是全國高校最多之一;在“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創業項目首獲金獎;在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摘得2金,刷新獎牌記錄。
這一年,南大學子不斷努力成為回報社會、關注全球的新時代青年。南大學子已累計組建“中國青年志愿者扶貧接力計劃”研究生支教團20屆,共340位志愿者先后赴全國貧困地區開展教育扶貧工作。我校的27人次學生獲得國際組織實習錄用通知,其中16人次赴國際組織實習,不斷開闊國際視野、提升國際勝任力。
南大的青年學子,在堅定理想信念、加強品德修養、厚植愛國情懷、增長本領見識、砥礪奮斗精神、增強綜合素質的成長道路上,彰顯出南大優秀人才“真誠、平實、儒雅、擔當、卓越、引領”的風范,正努力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
—— 一年來,南京大學干部和員工攻堅克難,兢兢業業,推動落實學校管理方式轉變。
這一年,我們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利的服務。以“鼓樓校區綜合服務大廳”“財務服務質量提升示范工程”為代表的各項服務舉措,相繼實施和落地。
這一年,我們不斷深化改革,逐步開啟了攻堅克難的工作模式。以“公用房使用與調配制度改革”“信息化支撐水平提升計劃”“預算管理改革”為代表的各項改革舉措,相繼啟動和推進。
這一年,我們的干部在其位、干其事、求其效,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彰顯出迎難而上、銳意進取的精神風貌和勇于擔當、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我們的員工,甘于平凡、默默付出,為學校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宿舍保潔員阿姨,把對南大和學生的愛畫在黑板上,成為新時代“最美保潔阿姨”。
同志們的智慧和才干,詮釋了南京大學是一個能讓平凡人干出不平凡事業、能讓改革者干事創業的搖籃,推動著南京大學不斷形成“以服務廣大師生為中心,能想事、能擔事、能干事、能成事”的做事新氛圍。
—— 一年來,南京大學校友在服務國家和社會的同時,始終關注牽掛母校,時刻不忘支持母校。
校友們深度參與到學校學科建設、隊伍建設、招生宣傳、項目捐贈中來,在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生態環保等校地融合發展方面,持續關愛南大。校友們為南大的建設慷慨解囊,更為南大的發展籌智慧、匯資源。校友們的所作所為,讓我深刻感悟到:校友在哪里,南京大學的事業就在哪里。校友在哪里,南京大學的資源就在哪里。校友在哪里,南京大學的精神文化就在哪里。一句話,校友在哪里,南京大學就在哪里。學校也將一如既往地為校友們的發展提供堅強的支撐和保障。
老師們、同學們,2018年就要過去,即將到來的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新的一年,我們的任務更加艱巨、使命更加光榮。我們要繼續弘揚改革創新的精神,以眾志成城、毫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果敢堅決、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以立德樹人和服務國家的優異成績,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此時此刻,我看到學校里的很多樓宇還亮著燈光,我們的師生員工還在忘我地工作和學習。從燈光中,我看到了南京大學2019年和未來發展的光明前景。為此,我要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學業進步、工作順利、健康快樂、幸福平安!
謝謝!